浏览:297 日期:03-28 15:00
西华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坐落于有“锦官城”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为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重点大学
195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同年高等教育部和地质部联合发文,以重庆大学地质系、西北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交通大学(由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和西北工业学院采矿系抽调) 干部教师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建校后部分或成建制迁入北京地质学院石油系和二系部分、三系整体。1958年,更名成都地质学院;196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成为国家恢复学位制度后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教育部批准组建西华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用地2887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 设16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设有89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3735人,有在校本科生29619人,在校专科生1382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5450人
2004年,西华大学申报试点省级研究生院获得成功。
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评价。
2008年,学校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重点作用,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嘉奖。
2010年,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签署共建西华大学协议。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735人,其中教授(级)255人,副教授(级)583人。截至2017年4月,学校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四川省“百人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8人,获得“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2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4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称号9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7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7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10个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和6个四川省教学团队。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黄润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人):许强、黄润秋、庹先国、王成善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许强
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黄润秋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黄润秋
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黄润秋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黄润秋、许强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金景福、张倬元、倪师军、施泽进、伊向艺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黄润秋、刘宝珺、李勇、裴向军[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黄润秋、许强、刘树根、李勇、李天斌、庹先国、李忠权、唐川、王成善、裴向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性研究群体项目(1个):西部地区重大地质灾害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西华大学校标是双圆套特定图形、中英文的“西华大学”特定字样和阿拉伯数字1956的徽标。颜色为青花蓝色。
徽标内圈是以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英文“ Seeking Truth, Seeking Triumph”中首字母S和T为主要设计元素,两个字母经组合构成西华大学英文校名缩写“CDUT” 。
阿拉伯数字“1956”代表了学校的创建时期是1956年。
外圈的中文“西华大学”在上方;英文“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下方。
整体上看,校标结构优美,简洁明快,包容性强,体现西华大学“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寓示了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